对政协邯郸市第十三届委员会
第五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
李会峰委员:
您提出的“关于促进农村物流降本增效的建议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近年来,邯郸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坚持以点带面、典型引路,构建“一点多能、一网多用、功能集约、便利高效”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,有效激发农村地区循环动力。我局将加快推动农村客货邮发展,积极配合市邮政管理局做好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、推动县域快递企业统仓共配,进一步促进农村物流降本增效。
2023年12月,交通运输部、国家邮政局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、中国邮政集团等9部门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。2024年8月,省交通运输厅、省邮管局等10部门出台《河北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,促进双向流动推动农村客运、货运、邮政快递、供销融合发展。2025年5月7日,市供销社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邮政管理局、市商务局等4部门印发了《邯郸市完善农村配送体系实施方案》,进一步推动完善农村配送体系,发挥乡村供销网点和邮政快递服务农村物流的主渠道作用。
一、取得成效
(一)强化示范引领。立足邯郸特色农产品优势,鼓励支持县域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,助力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创建,实现串点成线、以线带面。目前,邯郸市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2个,其中,涉县立足山区特点,探索出“信息平台+客货同网”新模式,投资50余万元,对沿途乡镇和山区村、电商村设立交通综合服务网点,通过客运车辆捎带方式,实现物流快件当日抵村、农副产品2小时进城,2021年以来,累计下行货运量5000万件,上行农产品货运量2200万件,快递物流价格下降40%,累计节约运输成本1440余万元,打造“客货同网运输”样板;武安市立足基础优势,探索出“交邮下行、电商上行+共同配送”新模式,利用公交车、借助邮政点、畅通物流网,开通公交带货线路10条,累计下行货运量1万余件,上行农产品货运量2.7万余件,平均节约1~2天时间,快递物流价格下降20%,每户山区群众增收0.6万—1.5万元,带动了农副产品电商蓬勃发展。此外,广平县、邱县、大名县均入选河北省第二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。目前,已推荐曲周县、肥乡区参评河北省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。
(二)强化融合发展。一是聚焦运力融合。通过利用客运车辆行李舱代运邮件快件,我市配备农村客货邮车辆446台,进一步降低邮政快递企业专车配送成本,提高农村客运车辆运营收入,推动客货邮降本增效。二是聚焦站点融合。积极配合市邮政管理部门开展县域流通网络建设提升工作,加快推进农村物流快递站点建设,推进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体系,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,打通商贸流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依托现有客运站或物流设施,建立统一的快递分拣中心,共享场站资源和设施,降低土地资源和设施设备投入成本,推动客货邮集约化发展。三是聚焦信息融合。加强农村客货邮信息化建设,开发物流信息智能综合指挥平台,扩能“智慧交通”应用,引导农村客运、货运物流、邮政和快递企业加强数据共享,提升邮政快递配送时效。
二、下步工作
(一)推广适用车型技术配置。贯彻落实《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国家邮政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邮政集团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有关部署要求,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,稳步提高车辆配套水平。
(二)持续完善农村运输网络。以“利用公交的腿,借助邮政的点,畅通物流的网”为总目标,指导各县(市、区)整合货物运输资源和需求。结合全市集中开展“一县百品、一品一播”直播带货活动,增加货品和邮快件数量。推动我市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产业持续壮大,带动一批有影响力的地域品牌不断形成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,形成开通一条公交线路、畅通一带物流、拉动一方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双效应。
(三)推进客货邮融合创新发展。转型升级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。统筹村邮站、供销村级综合服务社、农村益农信息社、电商服务点、快递服务点等资源,强化村级寄递物流运输网络和综合便民服务站建设,为居民提供快递收投、农村电商、政务服务、生活缴费、交通服务、农资销售等“一站式”综合便民服务,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。
我局将深入贯彻省市有关工作部署,积极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,持续完善合作共享机制,鼓励企业拓展合作空间,持续推动客货邮运输服务走深走实。